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解放前革命以地高等教育为基础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解放前革命以地高等教育为基础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走上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分为苏区时期和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苏区时期处于土地革命和国内战争的环境中。为了成功的土地革命和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胜利,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所有苏维埃工作都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 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体政策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劳动人民,服务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文化教育,将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使广大中国人民享受文明幸福。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不可能举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党、政、军干部。苏联高校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成立于1933年11月,共有600或700名学生,分为指挥、政治和参谋;苏维埃大学,1933年8月毛泽东成立于1月,担任校长,有特殊工作班和普通班,特别是本科课程,开设土地、国民经济、金融、工农检察、教育、内部事务、劳动、司法等8个专业班,第二年增加外交、粮食两个班,共10个专业班,普通班为预科。还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革命政治工作干部(1933);中央农业学校(1933);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实施“抗日战争教育”。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实施抗日战争教育政策,使教育服务于长期战争”。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才。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所谓的正规大学是不允许的。必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以短期培训为主。当时建立的大学有:
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解放区设立了12所分校。直到1945年,共培养了20多万干部;陕北公立学校,1937年7月 1941年,鲁迅艺术文学院成立于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初设戏剧、音乐、艺术三个系,后设文学系, 1943年4月,中国女子大学于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39 今年夏天,陕北公立学校、鲁迅艺术文学院、青年培训班和延安工人学校合并。它最初设立了四个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人和青年部门,然后改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教育。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40年9月,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矿四个系,学制三年。它是抗日根据地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1941年9月,延安大学由陕北公立学校、中国女子大学和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它有三个学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和法学院。它有两个专业:英语和俄语。1943年4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此外,延安还有医科大学、军政学院、俄语学院、民族学院等高校。
以抗日大学为首的抗日根据地的高校师生,边打边学,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为抗日大学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传统。
整个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新的教育。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科学和公共新民主主义教育。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它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传统,影响了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我们只从教育传统的角度来谈论一些观点:
一是建立高等教育服务现实的信念和传统。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反“围剿”斗争,还是抗日战争,当时的现实都是争取战争的胜利。没有这样的胜利,就没有工农政权,就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服务于革命战争的胜利。这一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二是建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封锁,物资匮乏。只有通过生产和自救,革命战争才能胜利。因此,高校师生必须边学习边参加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革命基地处于战争状态,学校不允许脱离现实,坐着讨论,而是将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特别是毛泽东于1930年发表了一篇反对本主义的文章,1941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因此,高等学校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是形成顽强奋斗、艰苦朴素的思想作风,生动活泼,自觉积极的学习氛围,团结民主的管理方法。
革命基地高等教育的经验非常丰富。它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革命基地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干部教育,对学生实行统一制度,享受干部待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