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
不可否认,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确实与传统教育不同。要解决人们的思想疑虑,除了明确远程教育的目标定位外,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质量观。所谓质量观,是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每个历史时期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和教育效果。质量观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变化,其形成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现代远程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质量观和标准。20世纪70年代,我国远程教育只是为了满足学者的学习需求,提高学者的知识水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其质量标准只要达到各类专业水平标准,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即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高等专业人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质量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远程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类高校应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本科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观既要统一、多样、有特色。
1. 建立相对统一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
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应符合一般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具备包括基本学科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潜在发展质量在内的基本指标。千万不要因为远程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而认为它可以在这些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指标上进行特殊化,甚至降低这些指标的评价标准。此外,在高等教育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课程、讨论、家庭作业、辅导、考核、实验和各种实践环节,应强调和落实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一般要求,不能因为远程教育而忽视。然而,这种统一并不是绝对的,它也应该具有远程教育的特点,或者在上述指标和环节的具体内容中具有远程教育的特点,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这些指标和环节的具体内容: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强调理论的应用,在能力培养中始终强调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潜在发展质量的影响中突出个人自律。当然,这些特征应该通过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断总结。这就要求在确定远程教育评价标准时,既要有统一的一面,又不能强调完全一样;突出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共性,不能忽视远程教育的个性。
2. 树立多层次、多类别的现代远程教育多质量观
每个受教育者都有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灵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些方式的质量评价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同样,提供远程教育的学校也有差异。每个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不一样。这些现实的差异决定了不同高校远程教育质量的现实基础不完全相同,质量标准也不统一。在树立质量观时,要充分考虑各高校现有实力基础的情况,不能盲目提高或贬低自己,为自己定位,建立不同的质量标准。同时,办学方式要灵活,开展各种远程教育。
3. 建立有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
远程教育的质量理念应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或者不断适应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和新特征。网络和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生活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更体现在质的变化上。这种定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不仅依赖于传统的现实空间,而且创造和提供了一个无限可能的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也是远程教育中新的教学形式——网络教育生存和支持的重要基础,也是远程教育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同时,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教育者接受知识、学习如何运用知识,以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影响,也促进了自身整体素质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由于远程教育本身的特点,它确实比其他教育形式更能满足终身教育的“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需要”的要求。而这正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的地方,也是体现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地方。因此,远程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更灵活地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衡量远程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其培养的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是否有所提高,能否适应新社会空间的要求,适应过程的长短和适应程度。这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质量评价标准,但这一标准在某种意义上与传统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