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对策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对策
1. 加强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录取标准强调综合衡量。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时,最重要的是考察申请人的本科学习成绩,其次是推荐信和GRE成绩。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是“统一规划”,招生主要以初试成绩为基础,辅以复试和面试成绩,效果不大。这种统一的考试制度很难发现考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很少选择最好的学生。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具有明显的“计划”色彩。从招生计划的制定、考试科目的确定、入学考试的组织到新生的最终录取,硕士招生考试都体现了行政管理的载体——“行政命令”在这个过程中的权威性。每年硕士招生的依据不是法律法规,而是“红头文件”。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确实能使整个工作井然有序,但以牺牲高校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为代价。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必须改革,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权,让他们独立确定考试科目,明确复试和面试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独立选拔人才。特别是研究生招生资格线的划定不利于地方高校的人才选拔,也不能反映公平性。因此,加强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取消各级限制,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权,是解决地方高校招生困难的最佳措施之一。
2. 出台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人数、网上报考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以为毕业生做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市场经济下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继续学习,报效祖国,通过考研缓解就业压力。比如某地方高校出台“一免一发”优惠政策(免三年学费和生活费);“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复试成绩线,体检、复试合格者,我校保证录取。”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出台后,效果非常好,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大幅增加。因此,不同地方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制定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同时,要充分发挥医院(系)的作用、导师的热情。学院(系)和导师是研究生培训的主体,其热情将极大地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学生素质和培训质量。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例如,当地高校建立了导师和学生“一对一”制度,即导师为优秀本科毕业生做思想工作,一对一沟通,鼓励学生参加考试,导师联系学生,给导师本人培训和管理,导师热情很高,也可以增加导师的工作量,提高导师的课时津贴等。
3. 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工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工程。学科水平反映了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从内容上看,学科建设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地方高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实现生存和发展。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地方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引进或培养工作,全面多层次启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德才兼备、有影响力、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依靠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群体和特色专业群体来吸引考生。地方、市、州的高校既没有区域优势,也没有信息优势。必须利用学科建设的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取得招生工作的突破。
4. 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办学亮点
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的亮点,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制定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手册,并将招生材料邮寄给全国其他高校。利用报纸、网络等现代媒体全面宣传学校,广泛宣传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招生优惠政策,深入人心,使更多优秀学生申请学校,改善学校的学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