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中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的传统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清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这是一所由清政府在美国“退还”的庚子补偿金组成的美国预备学校。1912年改为清华大学,1925年成立大学部,开始培养本科生。1928年改为国立大学。梅贻琦于1928年担任校长,1931年担任校长。他主张大学的目的是学习学术,培养人才。他认为清华大学应该努力学习。他改组调整了大学部门,将普通科目和专业科目的两个系统改为学术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这些大学都经历了“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洗礼,都有爱国民主的传统。
在此期间,虽然教会大学仍占主导地位,但其规模并不大。由于学费昂贵,学生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在中国自己的大学中,学生的数量仍然超过了教会大学的学生(注:许多作品在引用日本《帝国教育杂志》中的统计数据时有误。据统计,1917年中国学校学生人数与外国学校学生人数为1.5万人,外国学校学生人数为1.2万人。也就是说,外国学校的学生人数约为中国学校的80人%。熊明安在《中国高等教育史》和《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两本书中都说,外国学校的学生占中国学生总数的80%%显然是错误的。请参考舒新城编辑的《中国现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第1090页。)教会大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的自主大学已经初具规模,通过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的高等教育传统逐渐形成。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根据我们的肤浅理解,是否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的传统。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大学生不怕牺牲,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洒血。
二是有追求真理、重视学术的传统。我国高校师生学习严谨,学习刻苦,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学术精神和培养大量人才的事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第三,我们不仅要重视吸收外国文化,还要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尊孔读经等封建文化受到严厉批评。然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事物仍然受到高校的重视。民国时期,中国有许多中国文化大师。就连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鲁迅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继承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完全西化是不正确的。“五四”运动的参与者非常复杂,但其主流是反帝反封建,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改造中国旧文化,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新文化。这种吸收、整合、继承、创造世界上所有优秀文化的传统,保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繁荣,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然而,我们不禁看到,这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它的发展不仅缓慢,而且具有严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性质。高等学校受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学校里挤满了各种反动特务组织。与此同时,学校里的复古势力从未停止过。此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甚至完全复制了西方国家。大多数创办或管理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都是从欧洲和美国回来的,这必然会带来许多西方的思想和传统。当时,西方流行实用主义教育的趋势。杜威应北京大学和江苏教育协会的邀请,在中国讲课2年零2个月,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有重大影响。简而言之,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很难说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传统已经建立起来。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