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设立的区域性、地方性高校,也是部委专业院校“下放”到地方后的高校。自1999年以来,硕士招生规模以30%的速度扩大,给地方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由于地域劣势明显、教育资源紧张、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必然导致优秀生源不足、调整生源过多、研究生素质低下。那么,地方高校如何走出研究生招生困境,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思考。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
1. 优秀学生不足
从近三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地方高校报考人数占招生规模的比例为2.21∶3.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见表1、表2)。
据笔者调查,地方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一般倾向于申请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喜欢选择经济发达热点地区的大学。地方高校均为二流、三流、中低级本科毕业生,不仅与招生制度有关,还与国家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线(仅按12个学科类别和3个不同地区划线)有关。
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水平上,因此研究生的素质尤为重要。如果能把好研究生招生入口,制定强有力的教育培训措施,研究生教育必然会带动地方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发表高水平的学位论文。许多大学已经严格要求研究生发表SCI、EI、ISTP 三篇检索论文。因此,优秀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地方高校招生的困境之一。
2. 生源分布不均衡
当地高校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数学等一般学科,而在农业、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学科(困难行业)遭遇冷遇。
从表1、从表2可以看出,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与招生计划的比例为3.18∶1、某地方高校为2.2∶1.在同一所大学,不同硕士学科的生源分布极不平衡。近三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硕士学科的在线人数占招生计划的95%以上,而农业、矿产普查、勘探等其他学科的比例不到50%。同时,导师队伍的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比如个别院校(系)、学科专业点导师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单位导师人数少,学生充足,不能产生规模培训效果;部分单位导师人数充足,学生相对不足,部分导师不能招收研究生,影响导师的积极性,产生矛盾。此外,当地大学的学生主要由学校组成,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学生比例为8.6∶1.这种生源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学术近亲繁殖。畸形的生源结构是生源分布不平衡的另一个方面。
学生分布不均衡,影响了地方高校学科的协调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这是地方高校招生面临的第二个困难。
3. 区域优势不明显
众所周知,一所大学的地理位置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一般在非省会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不灵活、就业不畅等,优秀本科生必须选择省会高校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和单位,放弃地方高校,导致地方高校志愿者严重短缺。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设立的区域性、地方性高校,或者从部委专业院校“下放”到地方后的高校。由于地方、市、州的教育经费、科研投入、师资培训、政策倾斜等方面必然与名校、省高校有较大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克服学科单一、专业传统与地方经济建设中多学科人才需求的矛盾,科学定位,充分发挥优势,发挥特色,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区域劣势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之三。
4. 调整生源过多
当地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4人,博士导师7人,硕士导师285人,导师与学生相比1人∶1.75(一般高校为1.75(一般高校为1∶5~8)。同时,导师的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年导师形成梯队,73.65%的导师35-45岁。导师经过严格的系统培训,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占导师总数的91.67%。但近三年招收的研究生调整人数过多(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某地方高校42.79%的学生通过调整录取。调整的考生没有参加我校的专业课程考试。许多考生的科目与当地高校设置的科目不同。学校无法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无法将考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学科研究方向相一致,无法选择最佳学生。这些调整的考生基础不是很好,未来提高研究生教学、培训和质量会有很大的阻力,这必然会对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调整学生过多是当地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困境之一。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