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不速之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最近看到一个教育案例,对笔者很感动,觉得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案例是这样的:一场大雨过后,一位“不速之客”——蚯蚓来到活动现场。早上活动时,孩子们发现它躺在地上,所以他们好奇地看着它,有的蹲着,有的猫腰,有的踮起脚尖;有一段时间,这只手轻轻地碰着它,有一段时间,那只脚试图轻轻地踩着它。。。就在孩子们观察得很好的时候,老师温柔的声音传来:“小班的宝宝,来抓妈妈的‘尾巴’。在老师的呼唤下,孩子们非常不情愿地离开了。但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偷偷跑过来关注这位“不速之客”。这时,老师来了,对孩子们非常生气地说:“还不快来抓我的‘尾巴...在儿童户外活动中,经常无意中闯入一些“不速之客”,这些“不速之客”往往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导致一些儿童表现出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如儿童秘密观察蚯蚓的行为。一些幼儿教师往往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听话”行为,认为这些孩子不遵守纪律,所以他们会非常生气,批评孩子。众所周知,孩子们出于好奇才表现出这种“不听话”的行为。
巧用“不速之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由于儿童知识不足,他们从未见过自然界中的许多事情,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尤其是对一些从未见过的小动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蚯蚓。出于好奇,孩子们想认识“不速之客”,忘记了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跑到蚯蚓旁观察蚯蚓。在幼儿园老师看来,老师不让看,不让做事,孩子们想看,想做,这些孩子有些不听话。
好奇心是所有问题的源泉。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好奇心是天生的,最能激起好奇心的是自然界中的新鲜事物。孩子们围观“不速之客”,其实是孩子们好奇心的表现。如果幼儿教师此时只骂孩子,就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幼儿教师要正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用这种“不速之客”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老师可以谈谈蚯蚓的生活习惯,比如“蚯蚓生活在地下,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善土壤,是一种有益的动物”。此外,老师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蚯蚓在雨后爬出地面”,因为“蚯蚓依靠潮湿的身体壁呼吸。雨后,土壤中的空气被雨水挤出,土壤中缺乏空气,所以蚯蚓只能爬出地面呼吸。”这样,幼儿教师的积极引导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