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要性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新一代农民工的概念曾经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新一代农民工”,是指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约占1.5亿农民工的60%。[1]新一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新主导力量。他们不仅具有老一代农民工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特点和生活经历。他们远离农村生活,地方依恋情结逐渐淡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趋于城市化,融入城市的欲望和对平等权益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但由于整个社会制度的制约和人为隔阂,他们仍处于城市主流社会关系网络的边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6.6%,是近30年来城市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1.45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生活,但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2]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关注和解决新一代农民工问题。只有让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区成人教育促进新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要性。
打破制度和人为障碍,促进新一代农民工城市一体化是全社会的责任。社区是人类生存的社区,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成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能够在促进新一代农民工城市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是社区成人教育的责任,也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1)社区成人教育的职责。
社区成人教育有两个上位概念: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从理论意义上讲,社区成人教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人社区教育,是一种与社区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成人教育。社区成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有机结合,吸收和发扬了两者的优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有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社区的地理优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根据社区成人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开展各种形式、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社区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成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其本质特别集中在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即“将最初形式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3]新一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通常依附于某个社区。他们现阶段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构成了他们现有的人力资本,正是这些方面的落后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屡屡碰壁,遭到拒绝。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新一代农民工要想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力资本,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是人力资本发展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也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社区成人教育有义务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新一代农民工自身发展不足的现状,增强他们参与城市生活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社区成人教育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责任。
(2)新一代农民工群体发展的需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包含教育财富》一书的序言中断言,教育“确实是促进更和谐、更可靠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人类可以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4]布罗尼斯拉夫·盖雷梅克进一步指出,“如果教育想在反对和排斥那些因社会、经济或文化原因而处于现代社会边缘的人的斗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那么它似乎在使少数人融入社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5]这些观点在新一代农民工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新一代农民工日益壮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他们生活在城市里,但他们仍然没有融入城市,仍然遭受着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排斥。
虽然新一代农民工本身存在各种不足,但他们是一个充满活力、适应性强、挑战性的年轻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不仅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和学习能力强,对未来生活和职业期望高,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他们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渴望继续接受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融入城市的生活理念,并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质量。
他们对教育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希望通过教育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方法等因素的契合,社区成人教育是提高新一代农民工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首选途径,也是新一代农民工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强烈需求。
(3)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提上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议事日程。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各项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近年来,在积极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无疑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迅速。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自2003年以来,50万居民中有70%接受过社区教育。到目前为止,已有68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的实践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也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工程。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这里的教育对象自然包括与社区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新一代农民工。只有让他们参与其中,融入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大军,成为学习型社区的一员,才能满足“全民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内涵要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新一代农民工应成为社区成人教育的对象;相反,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成人教育,依靠社区成人教育提高新一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