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利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培养利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而是集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要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仅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还要学会把德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尽快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责任心强,要注意从网络上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络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解决问题;四是要把报刊、学报、教学、科研成果等传统宣传工作岗位,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移植到网络上,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高校德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探索。
(1)要树立终身德育的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替代周期越来越短,简单的学校教育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过时,适应终身教育理念,高校德育应树立终身德育理念。高校德育的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素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能一次完成,教育对象需要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和大学道德教育的衔接,还需要德育主体的整个人生过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将继续出现。因此,高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延伸到实践能力、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其次,随着高校物流社会化,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我们还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方法。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把德育延伸到社会,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与工厂、企业、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归活生生的道德生活,在道德交流和实践中学习道德交流和实践,在责任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感。
(3)在德育方法上,要倡导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我们用青年流行的文风来表达,用声、色、光、画等多媒体现代手段来表达,从而把抽象变成具体,把枯燥变成兴趣,把不解变成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渗透到校园网络的信息中,为学习马列车课程的学生提供各种参考资料,让学生参与教育。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育时代已经过去,应该是开放的德育理念,不仅要加强网络管理,还要加强学生的积极指导;不仅要提高教育对象识别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能力,而且要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