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美育教育的体现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美育教育的体现
托尔斯泰“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学习音乐,特别是从音乐欣赏中感知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从而获得美的精神感受。审美情感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孔子特别强调艺术吸引力对人心的影响,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论语永也》中,“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音乐家。”就是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强调审美认知的具体表现。兴趣是音乐教育的前提,也是增强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表现。只有“音乐”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教育。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比如在《论语泰伯》中,“子说:‘老师的开始,关隋的‘乱’,洋洋洋的,充满耳朵!”其意在表达,孔子在欣赏老师演奏《关菊》时,从开始到结束,都能体会到完美充实的音乐享受。
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艺术”和“音乐”两个方面。“艺术”教育主要集中在音乐专业教育上,与现代音乐教育相似,多以纯音乐技能教学内容;“音乐”教育是从教育态度出发,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促进人们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基于此,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一方面体现在流行的音乐教育上,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的音乐教育。大众音乐教育主要注重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我们不仅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和创作技巧。由此衍生出来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不谋而合。
在当今的音乐教育实践中,音乐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往往侧重于音乐,而音乐文化课程和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众所周知,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相反,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很突出,但目前的歌唱教学更注重纠正学生的语调,而忽视了对歌曲中包含的知识和文化的理解。孔子的“诗歌、礼仪、音乐”统一了歌词和旋律,也将音乐教育与人们综合素质的形成联系起来。因此,作为当前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进行总结和分析。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大众教育,都要从“艺术”与“音乐”的融合中,培养外部技能,内化培养,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