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日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其他国家的接触更加密切,包括与日本的接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日语学习者数量从1970年的5%增加到2009年的38%[1],学习者数量明显增加,中日留学生数量也有一定增加。在我国,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掀起了“日语热潮”,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外语。目前,我国大学的日语教育大多集中在语言教学上,很少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多是单方面教学,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此外,现在很多高校只关心学校的利益,忽视了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招收日语专业的新生,导致数量庞大、质量狭窄。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为社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日语专业人才。
大学日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日语专业,日语学习中隐藏的矛盾日益明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日语教育的听说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校、学生和日语教师。具体分析如下:
学校的弊端
学校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日语课程体系、教学基础设备和日语教师三个方面:
1.日语听说课程体系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大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听说课程体系,相关课程也没有按照听说技能培养的规律进行设计。比如在听说教材中,很多大学的日语听说教材版本相对落后,听说教材没有根据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或者对听说课程重视不够,安排的听说课时较少,没有独立的日语听说课程[2],往往与教师教授的日语课程有关,学生的听说课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大学里的日语听说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所有日语专业的学生都被要求一起授课。大量的学生使教师使用听录音机材料,然后检查答案。
2.教学基础设备落后
除了听说课程体系的漏洞外,大学日语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也反映在教学设备上。一些大学日语听说课程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没有引进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3],仍遵循古老的讲台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日语,阻碍学生对日语的理解,进而打击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
3.教师的缺点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大学日语课程教授在学校的问题也反映在教师中。有些学校为了省钱,没有聘请专业的日语教师,或者聘请教师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聘请日语教师与学生不成比例,日语学生太多,日语教师太少,会增加日语教师的压力,然后增加日语教师的辞职概率,进一步减少学校日语教师的数量,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无论是听说课程体系的缺点,还是教学设备和教师的不足,这些问题都将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进而不利于学生学好日语,更不利于为国家培养日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