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
 
(一)学校发展定位
 
职业院校作为地方高校,其发展定位有其特殊性,应以建设地方特色为基础,服务地方政府,规划发展。其发展必须以地方区域产业为基础,面对地方经济在相关技术和技能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引领地区职业技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例如,当地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地方教育”,高等教育指出办学水平,职业教育明确业务范围,地方表达服务对象。
 
(2)专业设置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为基础,根据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结构综合考虑[7]。目前,我国各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阶段。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科技水平、经济产业、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规划适合当地的产业结构。职业院校必须认真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协调。同时,专业口径要适应当地社会职业分工。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分工程度和劳动组织形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专业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种类齐全。目前,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医药化工、家电等“5+1”主导产业已经形成。职业院校应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开设机电工程专业为一般主导专业,分为数控、模具、缝纫、汽车等地方特色专业,以匹配区域产业发展。
 
(3)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计划是专业课程的总体规划,规定了不同课程的相互结合。课程教学计划应反映当地产业的特点。例如,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开设汽车专业,涉及汽车制造生产、质量管理、维护、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方向。如果该地区有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汽车制造生产线,课程教学计划侧重于高技能生产人才的培养;如果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汽车数量大,课程教学计划侧重于高技能维修人才的培养;如果当地商业环境良好,课程教学计划侧重于高技能管理和销售人才的培养。课程教学计划还规定了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其比例,并全面安排了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具体规定了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并划分了每学期、学年、假期等时间。因此,课程教学计划也需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如产业发展有多个产业链环节,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优先考虑当地优势产业链环节,根据产业链环节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分配足够的教学时间,特别是根据产业链环节的管理。
 
(4)课堂教学内容
 
认真分析课程教学计划和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将当地经济产业的特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模具设计制造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相应的专业课堂教学内容应反映这一主导产业,以真实的企业产品案例作为解释的基本载体,教师应参考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质量检测、营销、维护服务等高级技术人员的意见,最真实的产品生命周期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入课堂教学过程,让当地经济产业的细节渗透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此外,教师应具备相关企业的一线生产管理经验,能够将当地主导产业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
 
(5)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指根据培训计划和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和安排学生进入实际企业,进入社会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内涵丰富多样,区域产业渗透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方式丰富多样,现在大多数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综合培训以区域产业渗透到职业教育为核心,密切围绕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学校通过具体详细的教学实施过程,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整合和渗透,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整合、协调、同步发展,也是实现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渠道。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