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校园。教育的理念也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生活充满了教育。如何让生活与教育齐头并进?
 
1、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为父母在田里工作了很长时间,相信他们对“同情农民”这首诗的理解比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更深刻;农村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开始就在田里玩耍,帮助成年人摘玉米和稻穗。你认为他们分不清全谷物吗?这些孩子从小就过着劳动生活,所以他们接受劳动教育。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带到另一个培训班学习绘画、唱歌、跳舞、弹钢琴。。。大多数住在城市里的父母从小就为孩子营造艺术氛围,他们接受艺术教育。虽然孩子们的生活因家庭条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了教育。
 
第二,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活就是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生活,接受新教育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从传统教师的“言谈”和“满堂灌”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的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具也从粉笔、教棒转变为多媒体设备、彩色挂图等。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转变。在古代,信息只能从老师和圣贤那里获得,数量有限。一旦这些信息丢失,就意味着什么都没学到。因此,在那个时代,我们必须反复记忆和背诵前人的文字,或者从我们能看到的有限的书中获得知识。这决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背诵。测试方法也是以背诵为主要特征的测试。人脑的主要形式是记忆。正因为如此,古人提倡“熟读300首唐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和前进。在这个网络时代、博客时代和搜索引擎时代,这些东西已经逐渐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网络下载或制作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学生获得的知识比仅靠老师的嘴或简单的书本获得的知识要丰富得多。而且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在这个新的网络生活时代,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的教育。
 
三、“生活就是教育”,不仅适应生活,而且解放人类的创造力,创造新的生活
 
“创新”一词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学”转向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知识欲望,开放学生的智慧作为教学的核心,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活力。
 
比如我在教九寨沟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利用家里的资源:查看课外书籍、电视、网络等。,大致了解九寨沟的景观特点,在课堂上播放九寨沟的风景片,并把我去九寨沟旅游时拍的照片传给学生,让一些去过九寨沟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首先,让学生有充分的视觉体验,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说:“九寨沟的风景真是太美了。有人说:“九寨沟真像个童话世界。有人说:“九寨沟真是人间仙境啊,我真想去那里玩一看。“听到这里,我趁热打铁:“今天,老师会满足你的愿望,带同学们去参观美丽的九寨沟,好吗?学生们自然兴奋地说:“好!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把自己当成坐在飞机上的乘客,飞到梦中的九寨沟。当音乐停止时,我让学生们睁开眼睛。这时,他们的感觉完全不同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到一种兴奋。接下来的教学是在游览九寨沟的气氛中进行的,整个班的学生都充满了兴趣。
 
因此,生活教育就是利用生活的力量来改变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去理解和创造新的生活。
 
4、“生活就是教育”主张因时因地制宜,从当时当地和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出发,决定教育内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封建社会围绕“三纲五常”思想进行教育,而现代社会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了具体划分。比如幼儿主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三个具体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都不一样。以语文教学为例,低年级主要以识字和识字为主;中年级以阅读理解为主,比较注重文章分析;到了高年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知识面也扩大了很多。此时,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对语言的运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处于重要地位。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允许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材,出现了福建教育版、人民教育版、北京师范大学版等各种省级教材。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教育体制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因时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充分体现了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在教育中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断增强。许多有条件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出国体验建筑风格、经济、科技、文化的差异,在旅游生活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5、“生活就是教育”认为,书本也是前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书是要读的,但不能死读。它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虽然文字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离开生活去教书。我们不应该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理解和运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否则就会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书呆子。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合理、恰当地使用教材。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善于运用材料,能够调整甚至重组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理念。例如,在教学版二年级的最后一本“酸甜”教科书中:狐狸站在葡萄架下,转身摘不到葡萄,他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松鼠、小兔子听了狐狸的话都不敢吃。猴子看着架子上的一串紫色葡萄,迫不及待地摘下葡萄送进嘴里。松鼠和兔子迅速劝阻他们。当猴子让他们尝尝时,他们知道葡萄很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吃过什么样的葡萄甜?什么样的酸?你是怎么知道的?狐狸尝过架子上的葡萄吗?为什么他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为什么小松鼠和兔子告诉小猴子葡萄是酸的?后来又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你如何评价这些小动物?大多数孩子都能说狐狸很狡猾,他们不能吃葡萄,也不想让别人吃。然而,一些孩子认为狐狸很聪明。这时,他们需要结合孩子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来引导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应该撒谎和欺骗,对吧?这是聪明的表现吗?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在一年级的最后一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超市购物的形式,老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联系生活,模拟超市购物场景体验生活,让学生分别扮演购物者、推销员、收银员等,在沟通合作中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让教科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教育,让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与生活齐头并进,为生活而教育,努力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学习生活的国家栋梁。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