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化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4]教育公平是指国家、教育部门、学校和公众从政策制定、教育资源平衡配置、教育教学改革、基本条件和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努力,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享受同样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受同样的教育待遇,享受同样的学术成就和就业机会。[5]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走向公平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消除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确保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是国家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机会平等是人们对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种形式: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教育成果的公平。我们这里提到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是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学业成就机会,使他们在学前教育后的道德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能力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成果的公平实现。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对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城市建成区向农村的延伸有利于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的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包含教育资源的优质资源将继续从中心城市流向新城,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增长。例如,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一方面,公立学校应突破旧城发展空间的限制,转移到新城或郊区,另一方面,私人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热情不断增加,通常选择在低成本的新城开设新学校。优质资源向薄弱地区的转移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公共服务的平等化将推动学前教育的平衡发展。在新城镇化进程中,改革进入“深水区”,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平等化是新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新城镇化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平等政策,努力彻底打破“二元”体系、经济社会结构,打破区域和身份限制障碍,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资源流通和有效配置机制,促进资本、信息、经济资源和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和公平交流。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第一产品,必将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取得巨大的发展。
第三,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承担更多的教育消费。新型城镇化倡导“扩大内需”、“产业反馈农业”,强调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注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区的扩大、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增加、重要工业项目的实施、农业现代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增加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12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66万人。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6261万人,比去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6万人,增长3.0%。当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农村就业人员比例从76.3%下降5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净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长12.6%。[6]城镇的不断繁荣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给了孩子们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促进学前教育的“平衡”主要是指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平衡是指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理配置,即政府为每个孩子提供的教育权利、机会和学习条件是平等的,使所有孩子都能――无论他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构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必须注重教育公平平等。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二元结构,教育资源(包括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极为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城市普遍优于农村;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东部教育资源配置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因此,在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国家应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和一些特殊补偿措施,实现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学前教育平衡原则不是“优劣”,只能修复桶“短板”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平衡配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