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特点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社会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发展”。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中国社会发展报告》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人类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正成为代表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程理论。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和个人需求,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考虑学科体系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多元化的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内容取代统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中提倡探究、合作学习方法,在教学评价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情感表现等非智力因素纳入评价标准体系。
 
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特点
 
2.1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和类存在”。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的核心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教育对象是整体的、主动的人,有明显的个性要求和不断变化,而不是执行任务或实现目标的工具。正如人本主义倡导者罗杰斯所说:“一个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实体;是一条不断变化的河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材料;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潜在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在与学生发生教育关系时,要求教育者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个人优势和发展要求,并与不同环境、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发生变化有关,及时修订现有的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和方法,从头到尾注重教育者的发展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更不同。传统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本性,使不同的人适应了一种模式,结果当然不理想。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差异,努力使受教育者沿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前进。
 
2.2“以学生为本”教育的基本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但中国自科举教育1000多年来,最缺乏的是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尊严”的思想监禁,不允许学生创造,不允许学生质疑教师的观点或方法,只要求学生“实施”和“完成”。此外,许多政治原则要求使教育过程成为批量生产产品的生产线,最好的学生是最符合产品标准的学生。有些人曾经叹了口气:不要问为什么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而应该问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在哪里?
 
只有在民主、平等、宽容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基于学生的教育发展学生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师生人格平等,为学生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新人才。
 
2.3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是“以生为本”教育的核心目标
 
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是一种激励和创造竞争力的教育,它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的具体竞争力作为教育目标上,更重要的是把握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本质,注重发展和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理念,从而尽最大努力提高人们的竞争力。
 
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一个享受自己成功的时代。一个人必须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活的主动权,只有在竞争中,没有别的选择。竞争的主权来自于能力,这是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柱。能力是什么?在于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教学生“是什么”,学生的潜力埋在既得知识的框架中,学生的发展总是处于平庸的状态,这样的学生不会竞争,也不知道如何竞争。我们看到的教育似乎是一个“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主人,在教育工作者的各种“伦理大纲”中,学生在统一的“指挥棒”下失去了追求人类自由的立场,这不能说是人类发展的悲哀。
 
3.结语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本是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的挑战。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为真人,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需求和主体性,实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这一理论对克服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机械性有积极影响,改变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体育课程改革有理由也有必要强调以学生为导向,这对贯彻体育课程改革“健康第一”的总体指导思想,实现多元化课程目标,促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