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通识教育教材问题与改革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航空航天通识教育教材问题与改革
1 教材中的问题
在非专业大学生眼中,航空航天技术是非常神圣的,因为宇宙的奥秘是不可预测的,许多大学生对航空和航天课程更感兴趣。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中国没有适合通识教育的教科书,大多采用“替代”教科书,如《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技术》等,带来了许多问题。
(1)专业性很强
打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科书,插图很多,但大多是平面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设计图。对于非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内容太深,尤其是文科学生,没有工程概念,很难理解。
(2)内容单调乏味
仔细阅读“替代”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大多是定义和概念,很无聊,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即使这些内容被记住了,有什么意义呢?此外,由于书籍空间有限,介绍性内容往往与大纲相似。
(3)课后练习或思考题没有价值
思考题是用大脑思考后得到答案的问题。然而,当前“替代”教材章节后的思考题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第一章课后思考题为例,“试述直升机发展史、火箭发展史、导弹发展史”,很多学生认为是“百度题”。学生只要灵活运用工具,就可以“百度”回答。这种问题能算是思考题吗?
(4)条理性强带来的问题
航空和航天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和领域。虽然有联系,但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不能混淆。目前,大多数“替代”教科书的内容安排都以飞机设计为主线,航空器、航天器、导弹和火箭相互交叉[1,2]。如果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都被纳入同一章,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另一个例子是,在《飞机结构》一章中,既有航空器的结构,也有航天器的结构。根据整体教学效果分析,航空航天结构的交叉将导致概念的混淆。
此外,由于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加上应试教育的长期导向作用,基础教育在单一学科教育中越来越深入,学科分化加剧,基础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而人文、心灵、智慧等通识教育却越来越弱化。基础教育已经走向思想单一、思维狭窄、僵化、思辨性和创造性思维模式,这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非常不利。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必修课的陪衬,也不是专业课的附庸,其重要性也不低于专业课。学好航空航天课程,掌握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拓宽思维。
2 教材改革建议
对于航空航天课程,只有拓宽知识面,全面介绍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本课程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有发展新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在反映学科前沿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航空航天技术涉及的领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保持课程的完整性也值得探讨。作为非航空航天专业学生的通识课,课程内容应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风筝飞行到飞机,从早期火箭到各种导弹,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飞船,从恐龙灭绝到宇宙探索,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例子中学习航空、航天和航天知识。国外有一本关于航天知识的书,名字很好,叫做“没有公式的航天技术”,值得借鉴。
根据作者在神舟飞船、卫星和空间防御领域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北京、南京几所大学教授航空航天知识的教学经验,对于航空航天通识教育,其知识和内容应注重“启蒙”,致力于大众教育,过于学术会让人失去兴趣。教科书应该很有趣,可以以漫画的形式进行。一系列有趣的教科书,如《漫画线性代数》和《漫画统计学》,以漫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两全其美。航空航天通识教育课程的教科书可以参考这种形式。
3 结束语
航空航天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航空航天通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宏观任务、飞行过程和定性知识上,让学生通过学习航天探索过程,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凝聚希望”的内涵。真正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了解航空航天先驱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其独特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航空航天历史。技术及其材料性能分析、机构设计、通信仪表等工程技术的细节不应过多描述。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的要求应以普及教育的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特别注意不作为专业导论。希望改革后的航空航天通识教育课程能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