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教育论文
小学教师缺乏道德问题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坚持的政治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原则。教师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做好小学教师的道德培训,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教师缺乏道德问题
 
(一)表现
 
一是缺乏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不能放心,有混日子,敷衍现象,对学生缺乏宽容和爱;二是教学现象,强迫学生购买学习材料或相应物品,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甚至向学生家长收到礼物;三是不能成为教师,如着装不当、语言粗俗、上课打电话、吸烟等,为学生树立负面榜样。
 
(二)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导致部分小学教师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把成绩当成一切。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提高学生的成绩,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强行塑造他们。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控制-从属”的关系,将学生的创新思想视为违背自己权威的行为,动则训斥甚至打骂,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二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自身劳动成果无法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使得自身社会地位不高,不仅影响教师的稳定性,还容易诱发教师的不平衡心理,最终导致师德缺失;第三,教师自身的心理状况和素质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无法很好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诱发违反教育原则的行为。
 
结语
 
总之,教师道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当认识到,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
 

 

相关期刊分类